住房危機歸咎國際學生?他們無處可住同樣受害!



【星島綜合報道】有人把加拿大的住房危機其中之一的原因歸咎於有太多國際學生,對這些學生來說,找不到住房,成了無辜的受害者。

CBC 報道,即將進入 George Brown 學院的留學生Harshal Bhasgauri 說,他已經動用了家裡在印度的積蓄,提前支付了幾個月的房租,只是為了能在多倫多找到一個能住一學年的地方。

即便如此,他過去 4 個月找房子的時候,到處都是未獲答覆和被拒絕的租房申請,他想知道,如果沒有可用的住房,為什麼邀請他來加拿大讀書。

24 歲的Harshal Bhasgauri在安省巴里的Georgian College完成了研究生學位。9月他將在多倫多的George Brown College開始另一個為期一年的課程。

他說:「我總是會擔心自己是否會無家可歸而感到精神崩潰。雖然對加拿大來說,吸引移民是非常有益的,它還讓其他國家的人有機會體驗第一世界國家…但我認為,在某種程度上,這個國家需要意識到,他們只是前進了一步,卻後退了兩步。」

國際學生的湧入量一直在穩步增加。根據加拿大移民、難民和公民部(IRCC)的數據,去年加拿大簽發了創紀錄的550,150份國際學生學習許可。這比五年前增長了75%。

專家指出,目前來這裡的學生人數沒有上限,省級或聯邦政府也沒有要求學校建造相應的住房。IRCC表示正在審查其國際學生計劃,聯邦住房部長本周一表示,聯邦政府正在考慮對國際學生人數設定上限,以緩解住房市場的壓力。

卡爾頓大學(Carleton University)城市研究與教育中心高級研究員Steve Pomeroy指出,儘管各省多年來逐漸削減了高等教育經費,但聯邦政府批准的留學簽證數量仍在增長,這促使高等教育機構利用國際學生來彌補收入損失。

加拿大學生協會聯盟(CASA)的倡導主任Mateusz Salmassi說,該組織從像Bhasgauri這樣的國際學生那裡聽說,他們被要求提前支付幾個月甚至一年的租金來租到一個單位。

他說,一些學生分享了他們住在擁擠、不安全、年久失修的房子裡的故事,而另一些人則說,他們不得不住在自己的車裡,因為他們找不到其他地方住。

Salmassi本人就是一名來自美國的國際學生,他說這些學生為了找房子所付出的努力,首先就影響了移民加拿大的初衷,特別是因為他們比國內學生支付的學費要高得多。「如果學生的住房不穩定且買不起房,他們畢業的能力就會受到威脅。」

根據IRCC 2023年的數據,大部分加拿大國際學生來自中國、尼日利亞、菲律賓和印度,其中印度約占所有授予的學習許可的40%。

約克大學(York University)專門研究移民問題的教授Tania Das Gupta說,房東的歧視會讓留學生群體更難找到住房。「我們不應將自己的處境歸咎於他們,而應該關注那些從他們所支付的收入中受益的機構。」

CASA倡導主任Salmassi說,他們呼籲政府不僅要收集更多關於學生租賃市場狀況的數據,還要投資數十億建設專門的學生住房,這幫助學生,也將緩解校園外其他住房市場的壓力。”

與此同時,高等教育機構表示,他們已經在建造住房,但需要聯邦的更多支持來滿足需求。

Universities Canada和加拿大學院與研究院(CICan)等全國性組織已經要求通過《國家住房戰略》擴大資助項目的資格,以啟動更多的住房項目。

加拿大大學協會列舉了一些高等教育機構建造校內住房的例子,例如隸屬於安省倫敦的 Huron University College 已於 12 月開始建造一棟擁有 311 間學生房間的新宿舍,預計於 2024 年秋季開放。

IRCC表示,它正在與各省和地區、國家教育協會和其他主要合作伙伴進行談判,以改變其國際學生計劃,解決學生住房短缺問題。

回复(0)
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

Not a member? Register

Video

Progarm end